

關於四面佛
四面佛,又稱大梵天王(梵天),是印度教與佛教中的重要神祇,象徵慈悲、事業、財富與智慧,深受東南亞信眾崇拜。其形象為四面四臂,每面代表不同的祝福:事業順利、感情美滿、財富豐盈與健康長壽。四面佛特別受泰國民眾敬仰,曼谷的愛侶灣四面佛香火鼎盛。信眾供奉鮮花、蠟燭與舞蹈祈願,據說心誠則靈,願望實現後需還願,以表誠敬與感恩。
敬拜方法
四面梵天掌管人間的所有事情,故此其四面所求都不相同。四面分別代表事業、感情、財富及健康。正面求事業、生意,左面求姻緣,右面求健康,後面求財。另一方面,梵天的四面亦代表慈、悲、喜、捨。凡是信眾祈求升天必須勤修這四種功德。
據說四面梵天喜歡鮮花,如有萬壽菊、蘭花、故泰國通常用萬壽菊花、蘭花去敬拜,記得不能用有帶刺的花去拜神,有刺的花去參拜和許願,代表就算事成,過程都會荊棘滿途。大多以順時針次序祭拜該神四面。還願方式可承諾以七色花、還願舞、還願舞人偶、木雕大象(依願望大小)等答謝四面梵天,而信眾許下的還神的諾言,一定要清楚仔細,言出必行,意志就一定要堅定。
-
正面祈求(有求必應、創造、功名:學業、事業、仕途等)
-
第二面祈求(有求必應、創造、姻緣、人緣、桃花、婚姻等)
-
第三面祈求(有求必應、創造、財富、財運、偏財、正財等)
-
第四面祈求(有求必應、創造、健康:疾病、安全、親友健康等)
拜四面梵天要點︰
-
因四面梵天是慈祥的,所以許下的願望必須是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要點,靈驗與否除要信任及誠心外,更要根據本人的因果福報,而不能無中生有。超出個人福報範圍的願望是很難如願的
-
所以除誠心拜祭之外,也必須對任何人抱持愛心,持續多做善事,救急扶危,孝順父母,才得以最終善有福報
-
許下願望後,必須作出具體行動才會成功,坐著等是不會如願的
-
一般拜祭時必須以順時針方向,反時針方向只適合個別偏門行業的人士,一般人應盡量避免反時針方向
概論
佛教認為大梵天王為娑婆世界的統主,名為尸棄(梵語:Śikhin,義爲頂髻),有時也號稱世主(梵語:Prajāpati,義爲世間之主,本為因陀羅的稱號,源於形象更古老的神靈,普拉加帕特的稱號 生主 )、方廣(見於《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》)。祂身長為一又半由旬,壽命一又半劫。祂居住在真如界或梵天界的大梵天,所住之宮殿,稱為梵天宮。大梵天王被視為大梵,其地位被認為高於帝釋天的地位。
佛教認為在劫初時,大梵天王是最先從光音天降生的,而大梵天王即是外教神話中的明明上帝。
此外,在佛教神話中還有其他名號類似的天眾 如亣梵天王。亣梵天王比大梵天王強大且傲慢得多,在《中阿含經》中,釋尊瞿曇曾經在察覺到亣梵天王心中出現了錯誤的念頭之後,上升至天庭向亣梵天王傳法,後者宣稱自己的地位至高無上,並且聲稱自己是萬物的造創者,而魔王波旬則偽裝成侍立在宮殿內的眾多天眾之一,不斷教唆亣梵天王拒絕皈依佛門,並且恐嚇釋尊 如果他不停止他的行為,則會導致他自己墜入地府,但最後釋尊成功駁斥了魔王的說法並在辯論中打敗了亣梵天王,使之皈依佛門,並且向其展示了位於其住處上方的其他天層,令一眾天眾均讚頌釋尊偉大的舉動。
在佛教的天地觀中,大梵天王並不是唯一一位居於此位的天眾,在無數個世間中也有無數位像大梵天王那樣的梵王統治世間。